宝宝因家长的这些“小举动”患上中耳炎,许多妈妈都中招!

 时间:2024-10-12 13:29:27

知识小编碎碎念:

昨天,儿子放学告诉我,他幼儿园的好朋友终于回来上课了。原来,这个小朋友因为患了中耳炎,吃药挂水袖紫囫挡还没好透,父母就给他请了一个月的长假在家休养。我问了孩子妈妈发病原因,她告诉我,是因为早前感冒而引发的中耳炎。其实小编的妈妈也曾在多年前犯过中耳炎,耳痛、流脓、发臭……真是苦不堪言,只是没想到,现在中耳炎似乎更“青睐”年幼的孩子了。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讲讲

中耳炎的那些事儿

宝宝因家长的这些“小举动”患上中耳炎,许多妈妈都中招!

2.热水瓶或加热垫会对缓解疼痛有所帮助,但不要让孩子在加热垫上睡着以免发生烫伤。

宝宝因家长的这些“小举动”患上中耳炎,许多妈妈都中招!

三、宝宝成人后,中耳炎会复发

知识小编翻阅了很多书,了解到急性中耳炎会造成耳膜穿孔、听力损害,病情发展还可能引起渐进性耳聋,引发脑脓肿、脑膜炎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果中耳炎治疗不彻底,宝宝成年后可能会再次引发中耳炎。因此,妈妈应做好6项预防,保护宝宝的耳朵健康:

▌感冒时擤鼻涕的方法要正确

宝宝感冒流鼻涕时,妈妈可以用手指按住宝宝的一侧鼻孔,让孩子稍稍用力向外擤出对侧鼻孔的鼻涕,再用同样的方法擤另一侧,或者也可以将纸或手绢放在鼻孔下,两手轻放于鼻两侧,稍用力将鼻涕擤出。

▌不要让宝宝躺着喝奶和哭泣

有些妈妈喜欢躺着给宝宝喂奶,奶液可能会通过咽鼓管进入宝宝的中耳而引发中耳炎,孩子吐奶引起误吸也会引起奶汁肺炎(油脂性肺炎),因此千万不要让宝宝躺着喝奶。宝宝哭泣时,妈妈应把宝宝抱起来,避免眼泪流进耳朵。

▌耳鼻进水后要轻轻吸干

宝宝游泳时,可使用耳塞或蘸有凡士林油的脱脂棉塞紧外耳道,洗澡时一定要用一只手折叠耳廓,预防宝宝耳朵进水。游泳、洗澡后要及时帮宝宝擦干净耳朵,游泳完后可用盐水洗鼻子,以减少消毒水对鼻黏膜的刺激。宝宝耳朵进水时,要把他的耳朵侧过来,把里面的水倒控出来。如果担心,可用棉签轻轻吸干水;如果鼻子呛水,应用手指紧压一侧鼻孔,从另一侧鼻孔轻轻擤出水液,左右反复3-4次。

▌不要自行随意给宝宝挖耳朵

现在许多家长出于清洁或者是好奇,看到孩子耳朵内长了耳屎,非要把它挖干净不可,有时孩子因为耳内发痒,家长也常常用不清洁的小棒子、发卡等在孩子的耳朵里盲目地掏。由于不熟悉耳朵的解剖结构,看不清耳内组织或用力不当,很容易将鼓膜刺破,使外耳腔和中耳腔之间相通。引起中耳腔感染,甚至造成鼓膜大穿孔,耳道长期流脓,影响了孩子的听力,甚至导致耳聋。如果孩子耳朵不舒服,最好到医院请专科医师处理。

▌让宝宝远离二手烟

避免在宝宝居住生活的环境里吸烟,不带宝宝到吸烟的场所。

▌宝宝的日用品要定期更换

毛巾使用超过3个月,细菌将超标250倍!因此,宝宝的毛巾应至少2~3个月更换一次。

总之,这些情况家长一定得注意了

当发现孩子有些呆滞、反应差,查不出其他病症,可以去看一看耳朵,可能是听力出了毛病。

孩子感冒了,尤其出现晚上睡觉打呼噜症状时,一定要重视,可能是腺样体肥大,极易引发急性中耳炎导致鼓室积液。

过敏性鼻炎的患儿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治好原发病,防止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

宝宝因家长的这些“小举动”患上中耳炎,许多妈妈都中招!

肠痉挛的判定标准

1.连续3个星期以上,每星期3天以上,每天3小时以上无法安慰的哭闹。

2.亢奋、易怒、哭闹之初抱起时可能会短暂平复,接下来比之前哭闹得更厉害,甚至胳膊、腿会乱蹬乱摆。

肠痉挛的护理建议

如宝宝出现肠痉挛的信号,建议就医确诊,如诊断后确是肠痉挛,爸妈则可松一口气,这类病症并不会阻碍宝宝成长,只要爸妈耐心照拂几个月,即可平安度过。

1.宝宝因肠痉挛哭闹时,绝不要用力摇晃TA

2.把宝宝紧实地裹在婴儿毯里

3.用摇篮或婴儿车轻摇宝宝

4.把宝宝放在吊兜里散步

5.播放轻柔低沉的音乐

6.用润滑油给宝宝做腹部按摩

7.准备一个热水瓶,但不要过热(用你的手腕内侧试温,为了多一层保险,可用毛巾将瓶子包起,把宝宝横放在热水瓶上,按摩TA的背部

8.给宝宝换一种配方奶,如果是母乳喂养,建议妈妈避免喝咖啡、吃巧克力,或其他容易胀气的食物(如卷心菜)

9.保持室内安静,减少访客

  • 患上中耳炎,饮食上有这些禁忌
  • 如何预防宝宝患有中耳炎?
  • 七个小妙招,预防宝宝中耳炎危机
  • 宝宝中耳炎会怎样哭?
  • 宝宝中耳炎有哪些症状
  • 热门搜索
    毕业生就业推荐表有什么用 特步运动鞋男款 什么是3c认证 什么是色温 廊坊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醋泡花生的功效与作用 evil什么意思 香水知识 什么是鼻息肉 世界军人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