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杨坚出身豪族:史载杨坚出自关中高门弘农杨氏,自称是东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其四世祖杨元寿被北魏任命为武川镇司马,其父杨忠跟随北周文帝宇文泰起义关西,因功赐姓骓嵴枳篑普六茹氏,官至柱国、大司空,封随国公。武成二年(560年),周武帝宇文邕即位,杨坚任小宫伯,出任为随州刺史(今湖北省随州市),进位大将军。后来被调任京城。天和三年(568年),父亲杨忠死后,杨坚承袭随国公的爵位。周武帝聘杨坚的长女杨丽华为皇太子妃,对杨坚更加礼重。建德四年(575年),杨坚率水军三万,于河桥大败北齐的军队。[11]建德五年(576年),杨坚跟从周武帝亲征平齐,进位为柱国。

2、宣政元年(578年)六月,周武帝宇文邕死后,太子宇文赟即位。杨坚的长女杨丽华被封为皇后,杨坚因为是皇后之父又晋升为柱国大将军、大司马。大象初年,杨坚官任大后丞、右司武,很快转任大前疑。周宣帝每次外出巡幸,都让杨坚在朝内留守。杨坚的地位和威望日益做大,周宣帝十分忌惮。

3、杨坚为保护自己及自己的家族,通过内史上大夫郑译向宇文赟透露出自己久有出藩之意。这正合宇文赟的心意,当即任命他为亳州总管。杨坚将任亳州总管时,庞晃劝他就此起兵,建立帝王之业,杨坚握着庞晃的手说:“时机还不成熟啊。象二年(580年)五月,周宣帝病危。 御正下大夫刘昉、内史上大夫郑译伪造诏书,让随国公杨坚接受遗命,辅佐朝政。

4、杨坚当上大丞相以后就开始了篡夺北周大权的计划。周皇镢草霜盗室诸王有很多有实力的藩王,杨坚怕他们时刻会生变,以赵王宇文招(周武帝之弟)将要嫁女于突厥为名将他们召来京师长安,防止他们反抗。大象二年(580年)六月,北周宗室中有实力的赵王宇文招、陈王宇文纯、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逌都到了长安开始举兵东夏。杨坚命上柱国、郧国公韦孝宽出兵打败了尉迟迥,消灭了对自己有威胁的政敌。又先后杀掉了赵王宇文招、越王宇文盛、陈王宇文纯、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逌等、清除了鲜卑族中的反对力量。同时又拉拢元谐、元胄、宇文忻等部分鲜卑贵族。

5、建立隋朝: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杨坚由隋国公晋封隋王。 同月,北周静帝以杨坚众望有归下诏宣布禅让。杨坚三让而受天命, 自相府常服入宫,备礼即皇帝位于临光殿,定国号为“隋”,改元开皇,宣布大赦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