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设计一个拓扑图结构,如下图所示我们搭建一个这样的拓扑图,开启所有设备并在每一个设备上实施EIGRP,让彼此之间得到相互的邻居以及路由;

2、我们在R1查看EIGRP的路由表信息时发现在R1上只有一条去往R4的业务路由的路由表;

3、此时我们可以在R1上查询本地到目的网段44.1.1.0/24的拓扑表,如下图所示我们可以看到有三条路径可以达到目的网段44.1.1.0/24,可以看到每一条路径的FD以及最小带宽、延迟总和等信息;

4、根据以上信息我们来调整参数达到负载均衡的目的,如下图所示我们首先在进程下利用偏移列表的形式来直接更改Metric达到等价负载均衡,这个时候我们修改的是最小的度量值那一个目的是实现三条路径等价负载,就是在R5上修改度量值;

5、配置过后,我们再次回到R1上查看44.1.1.0/24这个网段的拓扑信息,如下图所示我们看到此时从R5与R2上得到的两条路径的FD相同了,达到了我们的目的;

6、接着我们开始用另一种方法来调整度量值,使得在R1上得到这个网段44.1.1.0/24的路由实现三条路径的等价负载,如下图所示我们来调整来至于R3的那条路径的延迟时间就可以了,在R1上与R3相连的接口下实施;

7、关于这个延迟数值是根据S1/1的实际接口地址为20000,在R1上查看这个网段在R3这条路径上此时的延迟总和为26000,那么要想达到延迟总和为45000,就要将S1/1的接口延迟修改为39000;

8、做完上诉操作以后,这个时候我们在R1上再次查看这个网段44.1.1.0/24的拓扑信息,如下图所示我们看到了所有路径上的Metric都相同了,查看路由表信息也是三条路径的等价负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