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作为公务员考试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乃至决定着公务员考试的成败。当然,在公考这条路上,决不可以成败来论得失,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对于很多报考公务员的人来说,申论写作是一个难以攻克的堡垒。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学习工作中的经验,同大家一起来探讨申论写作的相关问题。

2、二、申论的特点 (1) 测试形式灵活多样。申论测试不仅考查考生普通文体的写作能力,而且要求考生有较强的公文写作能力。一言以蔽之:即测试形式灵活、实用。 (2) 测试背景资料涉及面广。申论测试是为了选拔公务员,所以十分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核。其测试角度十分宽广,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历史等等领域。 (3) 测试目的针对性强。公务员的终极目的是行政,因此申论主要考查应试者阅读、理解、分析、概括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没有确定的标准答案。在批改申论的过程中,常常会有考生来电要求我们提供申论的答案,然而申论测试作为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应试机制,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确切、固定、惟一的标准答案。而且任何“答案”只是一种范式,而往往会禁锢我们的思维,而申论测试的要求是挑选综合性、全面性的人才,因此申论的评定,也只能是综合的、全面的、等级式的,套用一句话就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最全,只有更全。” (5) 测试具有前瞻性。前瞻性是指申论考试的命题会紧紧结合人类社会的发展,其体现的是一种趋势。

2、二、申论入门者行文中易犯的常规性问题1、缺少主题或主题不够鲜明。这一问题主要出现在策论部分,策论和议论文一样,要求有一个明输奘兔炫确的观点,即立论点。申论行文的立论点就是行文的主旨,是应试者思维的“结晶”-最为直观的表露,同时也是贯穿全文的中轴。因此,主题必须明确。2、总结分析问题不够全面,要点有所遗漏。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细致的阅读材料,在稿纸上简要的总结出每段材料的主要内容。3、条理性与层次性不好,行文逻辑性不强。这是一个思维定势上的问题,或者说是一个意识上的问题。在下笔前简单的列一个提纲一般能增强行文的条理性与层次性。4、简单的罗列材料,阐述相关内容过于笼统,缺乏论证性。对材料所反映的问题不能深入的分析,只是简单的罗列材料,要解决这类问题只能加强阅读,提升自己的分析总结能力。可多多参看新闻的播报。5、没有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举措。这主要是指所提措施不够具有针对性,过于宽泛。6、缺乏总结性阐述,主题不够深化。主要是指策论的最后部分缺乏必要的总结,不能简要的总结概括主要论点,并在主题上有所延伸。简单的说就是策论的深度不够。写作文讲究“凤头豹尾”,同样,申论有一个好的结尾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7、语法错误,行文不够规范,措辞不够严谨妥当。8、常识性错误,对国家的相关政策不够熟悉。公务员考试是为了选拔政府行政性人员,因此,应试者必须关心时政,对国家的常规性政策较为熟悉。9、理论不能结合实际,脱离材料。10、看题不够清楚,没有准确把握题意。这是申论行文中最为忌惮的问题,俗话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下笔如有神”。

3、 和做任何事情一样,好的方法只是抵达成功的路径,具体的要求得自己努力去践行,在具体操作中不断提升自己。愿本文能给予公考路上的你一些参考,同时也祝愿参加公考的朋友学习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