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德鼎西周早期,高78厘米,口径56厘米,腹径58.4厘米,腹深35.4厘米,重84.86千克。陈翔久、旺敬之捐赠。为西周早期遗存的少数青铜大鼎之一

3、史颂鼎西周晚期,通高37.3厘米,口径35.7厘米,重9.25千克。高夷爵蹂柢立耳,垂腹,近平底,三蹄足。口沿下、腹部和足上分饰变形兽体卷曲纹、波曲纹、兽面纹。周宣王时代的史官名颂者所作。铭文另埔杼凉共62字,记录史颂受王命省视苏国。此鼎传世共3器: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各藏 1件

5、红陶袋足鬶新石器时代,属于良渚文化。红陶袋足鬶胎呈红色并夹有细砂,器口外侈,中间凹入形成一捏流。短颈,鼓腹,由三个高袋足组成器身,腹侧附一宽环形把手。为良渚文化的典型器物。

7、十八学士图明代时期,十八学士图,纵134.2厘米,横78.6厘米,十八学士图共有四幅图,题材为唐贞观时期十八学士故事,分别为琴、棋、书、画四个场景,此为画图,设为立轴绘制,绢本设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