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婚戒指揭秘,据历史学家的记载,传统订婚仪式尤其是交换订婚戒指可以追溯到公元(CE)4世纪。以下是对犹太教、基督徒、穆斯林及布鲁斯信徒订婚传统的简要概述。
基督教:
婚礼跟订婚是分开的,并可以在数年后才举行。习惯上,订婚仪式的宣布要有家人及朋友在场。1215年, 教皇英诺森三世统治期间,教会决定订婚仪式必须在教堂的神父面前宣誓。1477年,马克西米利安一世把一颗钻石戒指戴在他的未婚妻勃艮第的玛丽手上,这颗钻戒被广泛认为是历史上第一颗钻石订婚戒指。
基督教传统规定订婚戒指戴在左手的无名指,因为它认为这根手指是“爱脉动”的来源并与心直接相联。这一传统可追溯到罗马时期。从公元4世纪以来,打磨成心形的戒指就广为流传,并象征着相爱的男女双方。
布鲁斯:
循规蹈矩的布鲁斯人一般通过媒人、朋友或家人介绍认识他们的未婚夫或未婚妻。社会公认的婚龄是17-24岁,订婚一般以一种家庭仪式办理,有时也包括一份书面合同规定订婚后1-3年结婚。在订婚期间,新娘的家人须准备她的嫁妆,新郎则要准备新房。订婚后,新郎可以去未来新娘的家中拜访,但需有人陪同。只有在结婚仪式后――即一个星期后,新郎才可以和新娘单独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