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黄柏味苦,性寒。清热解毒,泻火燥湿。主治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急性黄疸型肝炎、泌尿系统感染等炎症。外用治火烫伤、中耳炎、急性结膜炎等。2 黄柏,走手厥阴,而有泻火补阴之功。配细辛,治口疮有奇功。3 黄柏,足少阴剂,肾苦燥,故肾停湿,栀子、黄芩入肺,黄连入心,黄柏入肾,燥湿所归,各从...
-
1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清虚热 2 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 3 骨蒸劳热,疮疡肿毒,湿疹瘙痒 4 滋阴降火,阴虚火旺
-
简介 黄芩、黄连、黄柏、龙胆四药在中药中都属清热燥湿类,都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但他们的作用各有侧重:黄芩:善清中、上焦湿热 — 多用治暑温,湿温及胃肠湿热证;· 善清上焦热及肺火 — 治肺热咳嗽黄连:长于清中焦湿热—为除胃肠湿热,治湿热泄痢、呕吐之要药。 · 善清心、胃之火,兼能清肝...
-
方法/步骤 1 黄柏的功效主要是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作用点是作用于肾经、膀胱经、大肠三经。黄柏是临床比较常用的中药,具有清热燥湿的作用,用来治疗湿热证,比如肝胆湿热,下焦湿热,胃肠道湿热,湿热泻痢,都可以用黄柏进行治疗。黄柏还具有清热解毒,解毒疗疮的作用,2 对于皮肤热性的肠炎,有治疗的...
-
柏树枝的作用和功效 简介 松柏是柏科侧柏属植物,别名有扁柏、柏树、黄柏等,该属共1种,为我国特产树种,也是我国应用最普遍的园林绿化树种之一,全国各地均匀分布,多为栽培野生者少。柏树枝的作用与功效如下:方法/步骤 1 园林与观赏柏树是常绿乔木,可高达20米,柏树花单性同株,交互对生,果实呈圆球形,粉蓝色...
-
加入中药的足浴不光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的功能,还可通过皮肤在温水作用下的强渗透能力,充分吸收中药成分,疏通筋骨关节,改善体内的水分分布和血液循环,起到排毒、调理的作用。现在和大家分享一些简单而又实用的中药足浴调理药方。1、结肠炎足浴调理药方材料:泡泡消1号中药足浴粉35克,内含黄柏、白头翁、飞扬草、山刺玫、...
-
5 黄柏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的干燥树皮。习称“川黄柏”。剥取树皮后,除去粗皮,晒干。【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入肾、膀胱经。【功效主治】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痒,热淋涩痛,脚气痿蹙,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湿疮。6 轻轻一喷表达爱 注...
-
药膳a、荷术汤制法:荷叶、苍术、白术、黄柏、牛膝、薏苡仁、黄芪、桂枝、木瓜、茯苓、泽泻、山楂、车前草、虎杖、夏枯草、甘草各等份。煎水服。功效:主治高脂血症、高血压型肥胖症。b、防己黄芪汤制法:防己6克、黄芪15克、白术10克、炙甘草9克、生姜6克、大枣4枚。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功效:主治肌肉...
-
3 推三关 代替中药:肉桂和麻黄 功效 :发汗散寒 推法 :推孩子前臂阳面靠大拇指那一直线,用大拇指或中指指面 从腕推向肘,推到孩子手臂微微发红即可 4 推天河水 代替中药:连翘,黄柏,黄芩。 功效 :清热解毒 推法 :天河水位于孩子手臂阴面中间那条直线,用食指和中 指...
-
解纹花汁膏功效与作用 简介 解纹花汁膏是一种中药外用制剂,主要由苦参、丹参、黄柏、马齿苋等多种中药材经过炮制制成。其主要功效和作用如下:方法/步骤 1 1. 清热解毒:苦参、黄柏等草药含有较高的黄酮类化合物和生物碱等成分,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作用,有利于软化和消除皮肤炎症。2 2. 消肿止痛:丹参、马齿...
-
知柏地黄丸的作用与功效 1 知柏地黄丸是一种常用中成药,是由补阴经典代表方剂六味地黄丸(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牡丹皮和茯苓)加知母黄柏而成,加强了滋阴清相火的作用。传统应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小便短赤等症。近年来经中医辨证后灵活使用,对慢性咽炎、急性尿路感染等几种疾病也有较好疗效。知柏地黄丸,...
-
2 地肤子用于治疗湿热带下时,常与黄柏、苍术等一同煎服。3 地肤子还具有一定的抗过敏作用,降血糖、调节胃肠运动等作用。4 地肤子水浸对于多种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因此有抗真菌的功效与作用。5 地肤子治疗下焦湿热,外因瘙痒者,可以与苦参、龙胆草等煎汤外洗患处 6 地肤子苦寒降泄,能清热利湿而...
-
竹白霜的功效与用法 简介 竹白霜是一种中药配方的保养品,主要由竹叶、白芷、黄柏、蒲公英等多种中药材制成。以下是竹白霜的主要功效和用法:方法/步骤 1 1. 祛痘消炎:竹白霜中含有黄柏、白芷等中药成分,具有强烈的抗菌消炎作用,可以有效消除痘痘,清除皮肤毛孔中的细菌和油脂。2 2. 祛斑美白:竹白霜中的...
-
5 5.抗菌抗病毒:药师珠中还含有黄柏、苦参等草药,具有一定的抗菌抗病毒功效,能够对身体内的病菌和病毒进行一定的抵抗。6 总之,药师珠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既能够调节身体的机能,也能够缓解由外界因素引起的消化不良、浮肿等不适症状,并能够具有一定的抗菌抗病毒功效,有一定的保健和医疗作用...
-
药茶的特点和作用 简介 茶对人体有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人体所需要的86种元素,已查明茶叶中有28种之多,可以说茶是人体营养的补充源。茶对预防衰老,提高免疫功能,改善肠道细菌结构和解毒方面的功效已被许多科学研究所证实,因此它也是一种性能良好的机能调节剂。同时,茶还对多种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和辅助疗效。...
-
11 15、艾叶治湿疹:艾叶炭、枯矾、黄柏等分。共研细末,用香油调膏,外敷。 12 16、艾叶治盗汗不止:熟艾10克,白茯神15克,乌梅三个。水一钟,煎八分,临卧温服。(《纲目》) 13 17、艾叶治痈疽不合,疮口冷滞:以北艾煎汤洗后,白胶熏之。(《仁斋直指方》) 用法与用量 1 内服:...
-
简介 干石榴皮的功效与作用 工具/原料 干石榴皮 方法/步骤 1 干石榴皮是中药的一种,石榴皮为石榴科落叶灌木,2 或者是小乔木石榴的果皮。味酸涩性温,具有止泻,杀虫等功效。3 可治疗如下几个疾病:一、黄水疮,取石榴皮十克,黄柏、巩矾各五克,4 将上药磨细,以橡油调成糊状,均匀涂于患处,每天一次。5...
-
天冬具有很多功效,跟其他药物一起能滋补肾阴,降虚火,还能治疗身体内热引起的便秘,对于肺热、咳嗽也有一定的疗效 方法/步骤 1 功效与作用滋补肾阴,降虚火:能够适用于因为肾阴亏虚导致的眩晕、耳鸣等,可以跟熟地、枸杞子等这些滋补的药物一起食用。还能降下虚火,这种情况可跟麦冬、知母、黄柏等药物一同食用,效果...
-
天花粉同用。3 生肌止痛白芷对于腰肌劳损,肌肉酸痛有祛瘀生肌消炎止痛的作用。4 燥湿止带白芷温燥寒湿,主要用治寒湿白带,常配合海螵蛸等同用如属湿热带下,也可配清热燥湿药如黄柏、椿根皮等同用。 5 降血压作用白芷其所含异欧前胡素和印度榅桲对猫有降血压作用,作用时间维持1.5小时。
-
9 9、石膏用于湿疹水火烫伤,疮疡溃后不敛及创伤久不收口。石膏研末外用,治疗以上诸外科病,有清热、收敛、生肌的作用,常合升丹、黄柏、青黛等同用。 10 10、石膏用于温病高热,身发斑疹。温病发斑,多由胃火旺而血热炽盛所致,此是气血两燔的现象。在临床上遇到此种症候,常用清热泻火较强的...
-
6 3、此药可以用来治疗血热出血的症状。对于血热妄行导致的吐血、衄血的症状,可以配伍白茅根、侧柏叶一同使用,如十灰散。对于血淋涩痛或者是热淋证,可以配伍车前子、滑石一同使用,如八正散。7 对于三焦火盛迫血妄行导致的吐血等症状,可以配伍黄芩、黄连、黄柏等一同使用,如黄连解毒汤。4、此药可以用来治疗目...
-
凡跌打伤损,闪挫扭伤,筋骨疼痛者,可用本品捣烂加酒炒热外敷,或与苏木、当归、红花等煎服,以增强活血消肿之功。凡大肠湿热而致泄泻、痢疾者,可与黄连、马齿苋等伍用,以清热燥湿止泻痢。凡皮肤湿疮,浸淫瘙痒者,可与黄柏、苦参、地肤子合用煎汤,内服或外洗。2 抗病原维生素作用:老鹳草抗菌谱广,其黄酮...
-
可从黄连、黄柏、三颗针等植物中提取。它具有显著的抑菌作用。常用的盐酸黄连素又叫盐酸小檗碱,其化学结构如图所示。黄连素能对抗病原微生物,对多种细菌如痢疾杆菌、结核杆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及白喉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痢疾杆菌作用最强,常用来治疗细菌性胃肠炎、痢疾等消化道疾病。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性...
-
浓煎至200毫升。14岁以下服100毫升,15岁以上服200毫升。每晚睡前1小时服,7日为1疗程。6、治疗肾盂肾炎:车前草30克,金银花、黄连、黄柏、紫花地丁各12克,蒲公英、鱼腥草各20克,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早晚各服1次。7、治疗肾绞痛:车前草50克,金钱草30克,甘草15克,白芍30克,赤芍15克,当归15克,...
-
知柏地黄丸的作用与功效 简介 知柏地黄丸,滋阴清热。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知柏地黄丸是常用的治疗内科补益药物,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增添知母及黄柏而制成的丸剂。知柏地黄丸具有滋阴补肾、清热泻火的功效,药店一般将其推荐给阴虚火旺的顾客。作为一个经典古方,随着临床研究的...
-
4 淫羊霍和仙茅,当归,巴戟天,黄柏,知母一起煎服能够治疗高血压,患有高血压的朋友可以遵医嘱服用一些淫羊藿。5 淫羊藿味辛、甘,性温,归肝、肾经。对肾脏的保护是非常明显的。它能增加动物精液分泌,剌激感觉神经,间接兴奋性欲而具催淫。6 淫羊藿有丰富的淫羊霍甙,以及葡萄糖、果糖、挥发油、生物碱、维生素...
-
1 功效: 滋阴降火,润燥滑肠。 治烦热消渴,骨蒸劳热,肺热咳嗽,大便燥结,小便不利。用于温热病,邪热亢盛、壮热、烦渴、脉洪大等肺胃实热证。知母有清热泻火除烦的作用。与石膏配伍有协同之效,如白虎汤。用于肺热咳嗽或阴虚燥咳、痰稠等证。知母有滋阴降火的作用。常同黄柏相须为用,配入养阴药中,如...
-
因肝肾阴虚,精血亏损,外阴失养而致阴痒,属虚证;因肝经湿热下注,带下浸渍阴部,或湿热生虫,虫蚀阴中以致阴痒,为实证。临床上以后者多见。余常用燥湿止痒汤治之,多获立竿见影之效方用:土茯苓30克、槟榔10克,苦参、忍冬藤、车前草、地肤子、当归、白芍、黄柏、苍术、白鲜皮、土槿皮、川椒、百部各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