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1 1851年中国发生了一场伟大的农民运动,洪秀全登基建立太平天国。1851年三月,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反抗清朝的武装起义。后建立太平天国,与清廷分庭抗礼。并于1853年3月攻下江宁(今南京),定都于此,改称天京。太平天国运动产生的背景:清朝政府的腐败加剧促进了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广大农民饥寒交迫,纷纷揭...
-
性质: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农民战斗,它的性质也就是反帝反封建的农民战斗。是一场单纯的农民革命战争,它的斗争锋芒直指国内封建统治者,同时也打击列强的侵掠,揭开 了旧民主主义的序幕,达到了旧式农民起义的高峰。在太平天国的性质里,还有一个很重要,就是农民战斗,但是也这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残酷的剥削与压迫。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原因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二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非常沉重的灾难,中国人们不得不分期反抗。三当时的自然灾害十分严重四是受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太平天国革命发生在中...
-
1 政治原因 太平天国在政治上的失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内部分裂:太平天国内部存在多个派系,如洪秀全、杨秀清、石达开等人领导的派系。这些派系之间互相猜忌、争权夺利,导致太平天国内部不断分裂,削弱了其战斗力。 缺乏组织:太平天国缺乏健全的政治组织和行政机构,无法有效地协调各地的战争和经济建设...
-
高中历史知识点之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
-
1.比较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异同点相同点 (1)性质:都是农民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农民运动 (2)斗争方式:都采取了武装斗争的形式 (3)组织形式:都是利用宗教发动,都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 (4)结果:都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 (5)作用: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延缓了...
-
历史学家曾经评价:如果太平天国成功推翻清朝政权也许中国近代史将从此改写。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丧权辱国的历史暗夜。 也就是在清咸丰朝的1858年,正值太平天国运动中期清军剿灭太平天国势头正猛湘军精锐李续宾部贪功冒进从湖北一路打到安徽。话说这天,太平天国大将陈玉成带领太平军将士一路奔波,来到三河救援,正是人...
-
1858年,太平天国颁布《资政新篇》⑶。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中英法俄《北京条约》。1861年,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设立总理衙门,曾国藩创办第一家官办军用企业安庆内军械所。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开始教授西方科目。1864年,洪秀全病逝,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江南制造总局...
-
天京变乱,由盛转衰,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⑥。1858年,太平天国颁布《资政新篇》⑦。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⑧,中英法俄《北京条约》。1861年,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设立总理衙门,曾国藩创办第一家官办军用企业安庆内军械所。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开始教授西方科目。1864年,洪秀全病逝,...
-
3 挖隐性。隐性知识,即隐藏在图中,而没有在教材中直接表述出来的内容。通过读上图可知:太平军西征的起点是天京,最西到达长沙;太平军北伐的起点不是天京,而是扬州,最北到达过天津附近,最终失败地点是冯官屯;在1855年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之时,黄河曾有过一次改道,由原来的在黄海入海变为在渤海入海。4 析缘由。有人...
-
、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签订1861年总理衙门建立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1883-1885年中法战争1894.7-1895.4年中日甲午战争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狂潮1898年(6.11-9.21)戊戌变法1900年义和团运动...
-
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失败,《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这是国家的屈辱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关键时刻一些爱国救亡人士觉醒了,他们努力向西方国家寻找救国的真理,希望国家的富强能够抵御外族的侵略。中国不同阶级都做出了不同努力:农民阶级有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
-
特别是他们想用这次改良运动来抵制农民起义,使他们得不到农民群众的支持而陷于软弱无力。所以他们经不住反动势力的打击,很快就遭到了失败。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教训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太平天国运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虽然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
-
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2、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是英国与法国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侵略利益、趁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之际,以亚...
-
大藤峡内山环水抱、山清水秀、风光绮丽,大型电视剧《太平天国》曾在这里取景拍摄,大藤峡是出外游玩的好去处。相信随着大藤峡水电站等大型项目的兴建,大藤峡讲成为桂平旅游的最耀眼新星。三、农民起义的故乡--金田太平天国起义遗址1851年,震惊中外的太平天国起义在广西省桂平市金田镇金田村爆发。1961年,国务院公布太平...
-
圆明园被毁灭时清政府当时什么情况 简介 圆明园被毁灭时清政府当时处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侵华战争,是英国与法国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侵略利益、趁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之际,以亚罗号事件及马神甫事件为借口,联手进攻清朝政府的战争。1858年5月,英法联军攻占大沽炮台,几天...
-
战争中沙俄出兵后以“调停有功”自居,并胁迫清政府割让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从而成为最大的赢家。战争以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结束。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是英国与法国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侵略利益、趁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之际,以亚罗号事件及马神甫事件为...
-
李鸿章是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建立中国第一支西式水师。3、左宗棠晚清名臣。左宗棠是晚清军事家、政治家、湘军著名将领,洋务派代表。经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平叛陕甘同治回乱,收复新疆的重要事件。4、张之洞晚清名臣,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张之洞早年是清流派首领,后成为洋务派...
-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 ~ 1860年):火烧圆明园3、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 ~ 1895年)、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救国救民的探索1、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代表作《四洲志》《各国律例》。2、太平天国运动——农民的...
-
简介 清朝。1873年,清穆宗同治十二年; 癸酉年(鸡年),1873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同治十二年(1873)十一月十七日,王韬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王韬,字紫诠,号仲弢,江苏长洲人,是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第一个报刊政论作家。道光二十九年(1849)离家乡赴上海,任职于英国教会办的墨海书馆。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
-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得清朝统治危机进一步加深。晚清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入侵进一步深化,封建统治者赖以统治的农村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同时伴随着列强在华设厂和洋务运动的发展,中国出现了民族资本主义。面临国内外的双重压力,清朝统治之下的各阶级开始了反抗和探索,农民阶级发起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严重打击了清王朝...
-
扩展资料:1840年的鸦片战争和此后帝国主义的入侵,使清廷与侵略者分别缔结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的主权受到严重损害,人民负担更为沉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由此而爆发了一系列反帝反封建运动,如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等。为挽救自身命运,统治阶级内部亦...
-
扩展资料:曾国藩出生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太平天国运动时,...
-
湖南湘阴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湘军著名将领,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左宗棠曾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二十岁乡试中举,虽此后在会试中屡试不第,但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由幕友而起,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兴办洋务运动,镇压捻军,平定陕甘...
-
扩展资料: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曾国藩出生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
-
学习历史最巧记易混问题 1 学历史对于中学生来说,简直无从下手,感到头痛。其实这里面有很多巧法,利用好这些方法不但使一些易混的知识分辨开来,而且记忆深刻,卓越教育老师提醒同学们要提起对学习历史的兴趣,积极地去记忆、去思考、去创造。 一、我的一些记忆方法的总结主要是抽取...
-
康熙年初,曾为驻防将军府、兵备道行馆。其后还予陈之遴子,再卖给吴三桂婿王永宁,王曾大兴土木,堆帜丘壑,园状大为改变。 康熙十八年,为苏松常道署。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蒋棨接手此园,并将园中规模略做更改,东边的庭院切分为中、西两部分。 4 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
6 第五次大迁徙清朝咸丰、同治年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以客家人为基本队伍,辗转征战十余年。天京陷落后,起义军受到剿杀,百姓纷纷逃匿。在此期间,粤中地区发生了持续12年的土客械斗。清政府为解决土客之争,特划出台山赤溪地区以安置客家人。动乱使得客家人开始了又一次的大迁徙,分别迁到海南、广西,...
-
2、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组织发动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它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战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3、太平天国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别开来,对西方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4、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即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