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第一:补中益气 老中医告诉我们,足三里这个位置进行按摩或者是针灸具有很好的补中益气的效果,非常适合那些中气不足的患者进行。我国的针灸名著中具有记载,对足三里穴进行针灸,能够很好的强壮身体,同时还具有保健的效果。2 第二:止泻功效 说道足三里穴的作用,其中最为明显的就要数止泻了,如果...
-
1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是强壮身体的大穴,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2 按摩足三里,能通经活络、疏风化湿,上午7-9点,胃经最旺时,按摩能促进胃肠蠕动,加速身体脂肪消耗,达到减肥的目的。晚上9-11点脾经最旺时按摩此穴,脾主运化,能把饮食水谷转化成能量,运输给各个脏器,从而达到进补的作用。3 按摩足三里...
-
按摩足三里的作用与好处有促进消化系统功能、加快毒素排出、提高身体免疫力等。足三里穴位的位置具体在人体哪里呢,怎么找?方法/步骤 1 足三里穴位于腿膝盖骨外侧下方凹陷往下约4指宽处。(即:膝关节处有一个髌骨,髌骨下两边有两个坑,叫膝眼穴,内侧的叫内膝眼,外侧的叫外膝眼,从外膝眼开始,往下,四个指。
-
有关足三里的经络理论已经被大量现代科学研究所证实,足三里穴对大脑皮层功能有调节的作用,对心血管功能,胃肠蠕动和内分泌功能都有良性的促进作用。在我国民间有“若要安,三里常不干”的经验之传。既古时候,民间常用灸的方法使足三里起泡流水,预防疾病。其实只要经常在足三里穴拔罐就可起到同样的甚至更有效的保健...
-
主治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虚劳诸证。操作方法为直刺1~2寸。二、三阴交三阴交穴是身体的一个穴位。三阴,足三阴经也。交,交会也。三阴交穴名意指足部的三条阴经中气血物质在本穴交会。本穴物质有脾经提供的湿热之气,有肝经提供的水湿风气,有肾 正文 1 一、足三里足三里穴,是“足阳明...
-
1 足三里足三里,在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处,因能治疗腹部上中下三部诸证而得名,为回阳九针穴之一,是胃腑疾病和人体强壮要穴。按摩足三里有补中气的作用,用补法,能健脾养胃、补中益气,类似党参、白术、山药、红枣等药的功效;用泻法,有消食导滞、和胃通肠的作用,类似山楂、大黄等药的功效。转播到腾讯微博 ...
-
简介 介绍足三里的作用 工具/原料 手指 方法/步骤 1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2 足三里的主治有很多,只要与脾胃有关的疾病都可以应用,如胃痛、胃胀、消化不良等,用中医的话说就是生发胃气、燥化脾湿。注意事项 个人经验,仅供参看 ...
-
1 足三里,常言道,小儿长捏脊,承认长按足三里,足三里保健作用是非常好的,足三里属于胃经,胃好,人的气色就好,而且,足三里还有减肥的效果哦 2 三阴交,这个穴位很特别,一看就知道是三条经都经过的地方,这个穴位经常按能让身体血液通畅,具有很好的保养卵巢,子宫的效果,气血通畅更具有活力,让人更年轻 3 神...
-
方法/步骤 1 丰隆穴:位置:足阳明胃经络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或食指间关节点按该穴3分钟,然后顺时针揉按穴位约5分钟。功效:通调脾胃气机、祛湿化痰。2 足三里:位置:足阳明胃经合穴,乃保健要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按摩方法:用大拇指...
-
下面是该视频的在线观看和主要内容介绍:穴位按摩 保健更长寿 穴位按摩手法 按摩头部穴位 按摩耳轮 动作要领:用两手拇指、食指捏住左右耳轮,自上而下搓摩,以耳部发热发胀为好。 作用:有聪耳明目、活络通窍的作用,且对全身健康都有好处。 掐睛明穴 动作要领:用拇指、中指掐在睛明穴上...
-
艾灸对女人有哪些好处?简介 艾灸对女人而言,可谓是天生一对。大多数女性体质偏寒,而阳不足;身体很容易会出虚寒之证,比如:手脚冰凉、宫寒、胃寒...经络不通,身体处处淤堵等。古语有言,女人要热养。用艾灸的纯阳之热,温润女性的阴柔之体刚刚好!美容特效穴 1 1,足三里足三里,是女人养颜的第一大美容穴...
-
5岁以内的儿童保健推拿的作用最为显著。经常为宝宝做保健推拿,能宝宝增进食欲,精神饱满,增强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使宝宝健康地发育成长。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小儿推拿方法。一、保健四大手法方法:补脾经300~500次、摩腹3-5分钟、按揉足三里50~100次。捏脊3遍,捏三提一2遍。作用:以上四个手法合称为小儿...
-
工具/原料 泡腿桶 药材 方法/步骤 1 泡腿必定也同时泡脚了,所以它比泡脚更高一个层次。腿上和脚上的穴位非常多,全身一共三百多个穴位,腿脚上有一百二十二个穴位,非常密集。通人体的全身经脉,五脏六腑。2 腿脚部有很多重穴,腿部治疗效果远比足疗好按揉足三里对多种疾病有治疗作用,这个穴位本身有强壮作用...
-
按摩多长时间效果最佳?简介 经常有人会问到,按摩多长时间效果才是最好的呢?下面我来说说按摩与时间的关系。步骤/方法 1 一、养生穴道可以时常按摩。比如合谷、足三里、关元、三阴交等穴道,时常按压可起到保健养生的功效。2 二、沐浴或足浴后按摩,会起到促进体内循环的作用,这个时候也是按摩最好的时机。3 三、...
-
远治作用:在十四经穴中,尤其是十二正经在四肢肘膝以下的穴位,不仅能改善局部病症,而且能改善本经循行所涉及的远隔部位的组织、器官的病症,甚至可改善全身病患。 对十四经穴施行刺激,可治本经循行所过远隔部位的组织、器官、脏腑疾病,还可用于全身性远端调理。如足三里穴技能改善下肢疾病,有课改善上腹部的胃...
-
合谷配合太冲穴,还可以调节人的情绪。 注意事项: 孕妇忌用。三阴交穴和合谷穴,具有催产下胎的作用。所以孕妇尽量不要去刺激这个穴位为好。 体质较差的病人,不宜给予较强的刺激。内关 —— 足三里 功用:二穴相配具有健脾和胃,宽胸理气,降逆止呕,宁心安神的作用。
-
作用:此穴乃人体”先天之本—肾脏”的反射主穴,对于肾炎肾虚以及腰肌劳损等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另外对于先天肾阴亏虚有很好的补肾壮阳之功效。4.内关取穴:位于手腕横纹上两寸。作用:属于手阙阴心包经上行的主穴,对于调理心脏尤为重要;对于脑供血不足,胸闷,气短,心慌,降低血压有很好的治疗效果。5.足三里取穴:...
-
补胃经多与补脾经、揉中脘、摩腹、按揉足三里等合用,治疗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纳呆腹胀等症。2 大肠经位置:食指桡侧缘操作:从食指尖直推向虎口为补,称补大肠;反之为清,称清大肠。补大肠和清大肠统称推大肠。100-300次。作用:补大肠可涩肠固脱,温中止泻;清大肠可清利肠府,除湿热,导积滞。应用:补...
-
小儿推拿法,宝宝积食轻松搞定!,6个月内的孩子,由于带有母体的抗体,往往很少生病。这个时候很多家长会忽视对孩子消化系统的呵护:孩子喝奶越多越高兴;给孩子冲奶过于浓稠;母乳喂养的妈妈自己不注意饮食,也会直接影响到宝宝。小宝宝的消化没有呵护好,最常见的表现就是
-
8 分腹阴阳 5分钟作用:阴阳类的穴位都有调节气机的作用,可参考图解操作。9 按揉足三里 3分钟位置: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前缘一横中指。推拿手法:用拇指指端着力按揉30-50次。作用:健脾和胃、调中理气、止泻通便,多用于防治腹胀、便秘、吐泻等病症。注意事项 1、一天推拿一次,推拿...
-
前者(位于两乳之间)有宁心神、除闷的养生作用。按摩时用大拇指腹稍用力揉压穴位,每次揉压5秒,休息3秒。生气时往下捋100下,可以顺气,对岔气也有很好的养生作用。 用拳头敲打肩井穴可缓解颈疲劳、使大脑供血充足、治疗头痛。按摩肩井穴位还可以改善乳房胀痛、乳腺增生、乳腺炎。3 太冲穴和足三里:是下肢的2个...
-
治风痫、神昏。6 身柱:配大椎、肺俞治慢性支气管炎;配大椎、风门治百日咳;配关元、足三里(灸)治佝偻病;配陶道、肺俞、膏肓俞,有补阳育阴的作用,主治虚损五劳七伤;配本神,有行气疏风的作用,主治头痛,目眩;配本神,有行气疏风的作用治癫疾;配大椎、腰奇,治癫痫。注意事项 以上仅供学习参考 ...
-
4 增强小儿抵抗力的推拿手法四 摩腹推拿手法:小儿仰卧,以掌心置于小儿腹部,作顺时针方向摩腹,再作逆时针方向摩腹。推拿作用:能够增强胃肠功能,促进消化,防止积食。5 增强小儿抵抗力的推拿手法五 按揉足三里推拿手法:用拇指指端着力,在小儿外膝眼稍下方的足三里穴处按揉。推拿作用:具有活血健脾,促进胃肠消化...
-
1 第一个神阙穴,神阙穴非常容易找到,就是人的肚脐眼,我们知道,人之初在胎儿时期是通过肚脐,脐带与母体相连,所以这是人体当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穴位,通过灸这个神阙穴可以达到强身祛病的作用。2 第二个穴位,足三里位于人的膝盖部以下三寸部位,用手掌按住这个部位,小指关节所对应的点就是足三里,通过就足三里可以...
-
丝竹空穴:眉尾处: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太阳穴:眉梢与眼角之间,向后方约一指宽的地方: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可舒缓肩颈肌肉僵硬,预防头痛,提神醒脑,解除掉发危机。11 (耳)耳穴中的脾、胃两穴:针对肠胃不适、控制食慾。12 (腿)足三里穴:膝盖骨外侧下方凹陷往下约4指宽处:修饰曲线,恢复窈窕、促进肠胃...
-
感冒怎么办 三穴位缓解病痛折磨 1 感冒是我们日常最常见的病症,无论那个季节都可能发生,尤其是在换季时,发病的几率会更高,平日里我们应怎样预防感冒?感冒了吃什么好的快?现在就与小编一起来看看我们应如何应对感冒症状。 感冒怎么办 秋燥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并与当令之燥气结合所致的外感疾病,其...
-
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全能穴:足三里取穴:位于腿膝盖骨外侧下方凹陷往下约4指宽处作用:具有健脾胃、助运化调气血、扶正气、壮元阳、祛风邪及强身壮体益寿的作用,对各个系统的疾病都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安神健体:涌泉穴取穴:位于足底,蜷足时足前部的凹陷处作用:常用于头痛、失眠、腰痛、小儿惊风等症的防治,...
-
此外,转季灸,即每月灸两次,分别在转节气的前1-2天施灸。30至50岁灸“足三里”步入中年,生活稳定,应酬繁多,思虑过度,运动不足,最伤脾胃。因脾胃损伤,不能充分运化水谷精微,水湿聚于中焦,大腹便便就出现了。林国华说,灸“足三里”能调整消化系统使之功能旺盛,吸收营养增加能源,对全身各系统都有强壮作用。艾灸...